首页 经验 正文

青彩粉花卉缸杯(首都博物馆的文物名称、制作朝代及类别。。)

经验 编辑:admin 日期:2024-01-12 01:49:59 1029人浏览

三角云纹匜

春秋早期(前770-前671)

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

匜用于沃盥之礼,以匜浇水为客人洗手。周代沃盥之礼所用的青铜水器先后经历了盘、盉,与盘、匜两种组合。

曲柄斗

春秋早期(前770-前671)

北京延庆出土

斗是舀酒的勺子,一侧有銎以插木柄。“北斗七星”一名即源于七星形如酒斗。

双耳蝉纹盘

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妃盘

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商周贵族在宴乐等礼仪活动中需行沃盥之礼,即主人以铜盉或铜匜给客人浇水净手,以铜盘承接弃水。此盘有三字铭文“亚*妃

粉彩花卉纹壁瓶

清 嘉庆(1796-1820)

壁瓶是将瓶、尊等缩小制作,取其一半,背部扁平有孔,可以悬挂于柱子或墙壁上,故称壁瓶。古人常将壁瓶挂于床边,四时插花,人花相伴,芬芳满床。瓶底书金彩“嘉庆年制”篆书款。

粉彩鸡缸杯

清 乾隆(1736-1795)

乾隆皇帝一生喜欢作诗,并将他的诗文与花鸟或山水图案相结合作为瓷器的画样,命御窑厂烧造。这件鸡缸杯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上面的御题诗,表达了乾隆皇帝对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珍赏。

粉彩百鹿尊

清 道光(1821-1850)

百鹿尊最早见于清朝康熙时期,因其粉彩器满绘神态各异的山林群鹿纹饰,故名百鹿尊,取其谐音“百禄”,寓意高官厚禄。又以其造型酷似牛头,亦称作“牛头尊”,清代乾隆时期最为流行。此尊底部书“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紫金釉描金缠枝花卉纹鹫衔环耳瓶

清 嘉庆(1796-1820)

紫金釉又称酱色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宋代定窑已有烧造。清乾隆、嘉庆时期,此种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瓶通体釉彩仿铜器错金工艺

霁红釉玉壶春瓶

清 雍正(1723-1735)

霁红釉又称“祭红”,为清雍正时期御窑厂烧造的仿明宣德红釉品种。釉色纯正,釉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气孔。此瓶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粉青釉梅瓶

清 雍正(1723-1735)

此瓶仿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釉色,釉面光润,釉色雅致。俊巧柔美的曲线表现出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特征。瓶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哥们,我也就知道这么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烧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

陶瓷器的分类很复杂。

如果从陶瓷的烧造温度来分,可以分为陶器和瓷器。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这个时期使用的器皿都是陶器,比如三国两晋时代的青瓷、唐代的唐三彩,都称为陶器。

为什么不叫瓷器呢?因为烧造温度低,只有700—800度左右,所以釉面不坚硬。宋代以后,烧造温度达到了1280℃-1400℃,这个时期的器皿就称为瓷器了。

如果从陶瓷的出身来分,可以分为官窑和民窑。官府定烧的就叫官窑,民间自己用土窑烧的,就叫民窑。

如果从烧造的窑口分,可以分为景德镇窑、磁州窑、德化窑、龙泉窑、哥窑、定窑、钧窑、汝窑、刑窑、越窑等等,每个窑口生产的瓷器都有各自的特点,这里就不细说了。

如果从瓷器的种类来分,可以分为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等。我们通常都按种类来区分。

1、青花瓷

周杰伦有一首歌曲就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它从诞生之始就是当之无愧的瓷坛霸主。青花瓷创烧于元代,这里有一个传说。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在瓷坯上用小铁刀刻花,费工费时,装饰手法单调。有个叫赵小宝的工匠,一直想寻找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但未果。他的未婚妻廖青花决心帮他寻找。她随着采矿工进山寻找矿石原料,却一去不回。等赵小宝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冻死在山上。怀中还抱着一堆黑色的矿石。赵小宝悲痛之余,用未婚妻找来的矿石研磨成粉末,调成颜料,画在器坯上,终于烧出了蓝色的花纹。于是人们便把这种蓝花叫做“青花”,把这种蓝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瓷”。这只是一种美好的传说。

青花料其实是从含钴的矿石里提炼出来的,画在白色瓷胎上的时候呈淡黑色,经过1300度的高温烧制后,便可呈现出白底蓝花。从此青花瓷独领风骚数百年。

今天,随着制瓷工业的发展,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花料也可以描绘出青花图案,但是这种化学染料缺乏着色力,使这种青花看起来很轻浮,远远达不到古代天然染料绘制的艺术品那样浑厚。这也有利于我们鉴别古今青花瓷。

由于时代久远且烧纸困难。目前,全世界所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元青花数量不足300件。

2005年7月12日,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 在佳士德伦敦中国专场拍卖出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十年前我在首都博物馆也看到了一件“踏雪寻梅”的元青花。近年来,又在河北省博物馆看到过一件。总之数量极其稀少。但现在很多人不明就里,常购买赝品。

其实我们在市场上碰到元青花的概率可以形容为:在沙漠上寻找一粒沙子,而且沙子上还要写着你的名字。看看这概率。去年我去景德镇旅游,每个摊位上都有数量众多的仿元青花瓷器。

明代永宣时期将青花瓷推向了高峰,这时期的青花将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应用得炉火纯青,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后来清代雍乾时有仿制,但相距甚远,只有形似无法达到神似。永宣朝以外,除成化创烧出的淡雅青花可独树一帜外,其余年份的均不够理想。

到清康熙二十年后,由于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创烧出了独树一帜的五色青花。所谓五色青花,就是墨色有浓淡之分,整个画幅甚至笔触都要体现不同的墨色,通过不同层次的色差给人以美的享受。康熙的这种五色青花艳丽超永宣,淡雅胜成化,艳而不娇、淡而不漂,成为青花瓷的又一巅峰,后者无人能及。

在这以后的青花瓷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民国时期虽然将王步绘的青花瓷称为青花王,也只是在绘画技法上有创新,而不在青花本身色调上。

2、彩瓷

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各种颜色的瓷。彩瓷里有五彩、粉彩、浅绛彩、斗彩、广彩、珐琅彩等等。

五彩瓷从明代开始创烧。特点是颜色丰富繁多,五彩斑斓。五彩是硬彩(类似油画),各色对比强烈,太过张扬。大家觉得缺少过度色,于是开始创烧出粉彩。粉彩是软彩(类似水粉画),成为至彩瓷中的主流。以后出现的浅绛彩,只是在色调和技法上稍有变化。

这些彩瓷都是瓷器的釉上装饰,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烘烧而成。

五彩颜色就像彩色,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等,非常美观。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瓷器厂开始用刷花和贴花,以提高效率。刷花似版画效果,贴花就是拿玻璃兜纸贴在上面,一烧,就粘上去了。人们最常见的日用品均属此类,缺少艺术价值,属机械生产。

在彩瓷里,我重点提一下珐琅彩。

珐琅彩是外国在铜胎上绘画的一种原料,原料非常艳丽,惹人喜欢。康熙朝遂将此原料画到我们的瓷器上。

珐琅彩瓷惯用西洋画法,看起来很真实。可惜原料只能进口,由于过于昂贵,无法普及,历来只为皇家专用。乾隆晚期因国力衰退,就此停烧珐琅彩瓷。

所以珐琅彩非常稀有,全世界现仅存四百多件,这是一个非常稀少的数字。2006年10月23日,全球著名拍卖机构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其中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1548亿港元成交,大家可想而知它的珍稀程度。目前宋汝瓷、元青花罐、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珐琅彩瓷,这个几个瓷器品种,拍卖价格都要上亿。

十几年前,北京的瓷器收藏者王某一年连来自贡几次,到处打听有没有珐琅彩。因为王某曾在北京某拍卖行见过一位自贡的老者,该老者曾在拍卖行以120万元的价格协商转让过一只底足有伤的珐琅彩小瓶。所以王某专程从北京来自贡打听珐琅彩。可惜一无所获。

3、颜色釉

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

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比如加氧化铁,就可以烧制出绿色、蓝色的瓷器;加氧化铜,就可以烧出红色、紫色、赭石色的瓷器。同时还与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

行话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

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它成色必须在1300℃—1310℃之间,1300℃就会烧成难看的绿或污脏紫色,但是上了1310℃颜色又烧飞了,成青白色。只会在这10℃之间才呈现红色釉。

古代是柴窑,温度火候全凭烧火师肉眼观察,靠的是经验,凭肉眼观察10℃温差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稍有不慎便成废品。

我在自贡曾经见过一只祭红釉笔洗和一只呈赭石色、未能烧制成功的红釉水盂。所以古人都说,要想穷,烧祭红。现在我们烧瓷用汽窑、电窑,温度完全可控。所以,历史上红釉的完美器不多且弥足珍贵。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