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白市驿花卉大师(景德镇前十名的大师级别的陶艺艺术家都有谁)

经验 编辑:admin 日期:2024-02-28 19:53:06 675人浏览

1、王步

王步,1898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长湖乡竹溪村,原名王仁元。父亲王寿春,乃清代同、光朝景德镇御窑厂“画作”艺人,专擅青花绘画,1904年动积劳成疾病逝。15岁的王步为承家学, 拜师叔许友生为师,从此走上了青花艺术师古创新之路。

2、何许人

何许人(1882-1940),原名处,字德达、华滋。安徽南陵人。“珠山八友”之一。擅山水,尤精粉彩雪景。自幼喜爱画画,14岁到景德镇入瓷庄学艺。初学青花,后学彩绘。摹前人画迹,擅仿古。1916年后,何氏绘雪景山水。

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笔墨上取“四王”之法,但在工艺上革新,巧用粉彩玻璃白入绘雪景山水之中,开创了景德镇粉彩雪景之先河。常与“珠山八友”合作成堂配套板,丰富了八友作品的画风。

3、汪野亭

汪野亭 (1884-1942),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县人,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大师之一。

4、王琦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

5、戴荣华

戴荣华 ,男,1940年1月生,江西鄱阳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国内市场成交总量位居榜眼

雅昌艺术网"近现代国画个人作品成交额一览表"显示,自2000年以来,在14家样本拍卖公司中,张大千书法的拍卖总成交金额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3.47亿元,列总排名榜的第二位,仅次于第一名齐白石的16.08亿元,比第三名傅抱石的8.32亿元高出了62%。而排名第四至十位的李可染、陆俨少、徐悲鸿、林风眠、吴昌硕、黄宾虹、黄胄等人,画作拍卖的总成交金额比张大千就相去更远了,其中黄胄的拍卖总成交金额为4.36亿元,仅为张大千拍卖成交总金额的32.36%。

在分析有关统计数字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张大千1949年离开大陆后,游历美国、阿根廷等国,直至在台湾去世,仍有30余年的创作时间,而这期间创作的画作,大多流传在大陆以外,尤其是晚年的泼彩画作。而且离开大陆30余年,张大千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自然比不上常年生活在国内的那些"人民的艺术家"。我们注意到,在2000年至今拍卖成交总金额排名前10位的近现代画家中,只有张大千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大陆。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并且将台湾和国外张大千画作的拍卖成交量考虑进去,冠军的位置基本不大可能是齐白石的。

《泼彩朱荷》为何能创纪录?

分析雅昌艺术网的数据库不难发现,张大千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是一件《泼彩朱荷》六屏风在香港苏富比2002秋拍中,以2022万港元创造的。这件屏风通高168厘米,长369厘米。款识:"花如今隶茎如籀,叶是分书草草书;墨落一时收不住,任讥老子老逾疏。六十四年乙卯花朝前二日,环荜庵写,爰翁七十有七岁"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环荜庵、三千大千、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香港苏富比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件作品作于1975年3月,地点是位于美国加州的张大千寓所环荜庵。在创作本幅时,大千已是病痛缠身,而屏风体积庞大,不可随意挪动搬转,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又难上百倍,这就需要画家具有极高的艺术功力。张大千历来对画作的材质极为讲究,创作这件屏风所用的泥金绢,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制的,当时花费2万美元(按可比购买力进算,相当于今天的30万美元,约合200万港元)。此屏风并非一般上贴金箔,而是铺足金泥于绢上,故色泽绚丽夺目,气派富丽堂皇,其亮丽远胜于普通金笺。

2002年11月22日,《中国工商时报》登载文章谈到,荷花是张大千十分擅长的题材之一,其作品贯穿他绘画的各个时期。仅就尺幅巨大的荷花通景作品就有:1940年所作《朱荷通景屏》,170×450厘米,工笔重彩写于金笺纸本;1945年所作《墨荷通景屏》,385×600厘米,写意设色纸本;1961年所作《朱荷通景六屏》,360×800厘米,写意设色纸本;1965年所作《墨荷通景六屏》,155×363厘米,水墨金笺纸本。而以大千晚年最擅长的泼彩绘制的金笺通景屏风则是唯一的一件,可称为画家巨荷系列的压卷之作,至为珍贵。

其实,张大千的荷花卖出高价,是早有历史的。1963年,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国著名刊物《读者文摘》用6万美元买下,创下当时国画的最高价。1965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上,他的六幅泼墨荷花通景屏曾被美国藏家以14万美元购得,再创中国画高价。

泼彩山水是市场主力

统计张大千拍卖成交价前25名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10幅是泼彩作品,可见张大千泼彩画作在收藏界的地位。而且排在前4名的全部是泼彩作 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张大千《泼彩山水》995.95万元成交品,分别是:《泼彩朱荷》六屏风(香港苏富比2002秋拍,2022万港元成交);《瑞士雪山》镜心(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1580万港元成交);《钩金红莲》镜心(香港佳士得2004秋拍,1014.37万港元成交);《泼彩山水》(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995.95万港元成交)。我们不难发现,成交价前4名中,有两幅是泼彩花卉,另两幅是泼彩山水,那么,在张大千的各类作品中,哪一种是最受收藏界欢迎的品种呢?进一步研究之后可以看到,成交价排名前25位的画作中,虽然有10幅是泼彩作品,但其中有8幅是泼彩山水,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统计,25件画作中有17件是各类山水画,占比68%。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得出结论: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是真正的市场主力品种。

成交价排在第五位的,是一幅名为《幽翠飞泉》的巨幅山水画,在中贸圣佳2004春拍上创造的,990万元的价格,让市场认识到张大千传统山水画作的价值,同时让很多痴迷张大千泼彩的藏家,认识到张大千传统山水画的深厚功力。该画是1946年张大千赠予谢稚柳之物,也是当前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张大千传统山水画。而当前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张大千青绿山水画作,也是在中贸圣佳公司创造的,是2005年夏季拍卖中的《湖山清夏图》,以880万元成交。这两幅画作,令我们回忆起中贸圣佳当年拍卖张大千画作的能力。

张大千的仕女画,也是市场中的热门品种之一。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仕女画,是一幅《摩登仕女》在香港苏富比2004秋拍中创造的,成交价655.84万港元。这幅画是张大千在赠送给黄君璧的一幅仕女画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原是"谛仙馆"旧藏,参加过1982年台北 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张大千《幽谷图》704.75万元成交历史博物馆张大千画展、1983年美国加州太平洋博物馆张大千画展、1983年香港艺术中心《传统宗师--张大千之艺术》画展等等一系列重要展览。

观音也是张大千笔下常见的人物形象之一,北京荣宝2008秋拍中,一幅《观音》以548.8万元成交,是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张大千观音题材画作。该画创作于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刚过未及元宵之时,画长145厘米,宽68厘米。钤印:蜀郡张爰章、张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除壹切苦厄。款识:普麟女士供养,大千居士张爰。一心顶礼,弘发誓言,一切迷方,会归觉路。弟子张大千,岁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所愿勤除烦障,早契菩提。

最高画价明显偏低

虽然张大千是市场总量排在第二位的画家,虽然张大千的花卉、人物、山水、泼彩各有特色,深受藏界喜爱,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张大千画作的最高拍卖价格,自2002年以来,7年未有突破,这在市场总量排名前10位的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

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字显示,市场总量排名第三位的傅抱石,拍卖最高价为4620万元(《雨花台颂》,北京嘉信2006春拍);市场总量排名第四位的陆俨少,拍卖最高价格为6930万元(《杜甫诗意册百开》,北京翰海2004春拍);市场总量排名第五位的徐悲鸿,拍卖最高价格为7200万港元(《放下你的鞭子》,香港苏富比2007春拍)。相比之下,张大千的2022万港元,实在是显得有点寒酸。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第一,张大千一生勤奋,而且自青年时期就以卖画为业,传世作品数量(有专家称为3万幅左右)远超上述诸位画家,稀缺性不足;第二,张大千中年旅居海外,后定居台湾,很多精品力作不在大陆(尤其是泼彩作品),而目前最大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在大陆,自然难创天价;第三,张大千一生喜仿古画,他的大量精力和才华,耗在仿制古画上面,自身创作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画价仍在上升通道中

雅昌艺术网的张大千绘画指数显示,自2002年春拍以来,张大千画作的平均价格,一直处在震荡攀升之中。雅昌艺术网14家样本拍卖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春拍中,张大千画价为7.944万元/平尺,2003年春拍上升到阶段性高点,达到10.942万元/平方尺,此后开始下挫,最低跌到4.8488万元/平方尺。经过2003年秋拍和2004年春拍的调整后,张大千画价在2004年秋拍中重拾升势,并且突破前期高点,涨到11.4033万元/平尺。在经过短暂的回调之后,张大千画价在2005年秋拍中上涨到了阶段性顶点--20.1674万元/平尺。

随着2005年末书画泡沫的破灭,张大千画价步入了熊市探底的行情,一路下跌到2007年春拍的8.5696万元/平尺,随后在2007年秋拍中展开强劲反弹,回升到16.5721万元/平尺,此后展开高位震荡,目前的价位是12.31万元/平尺。

如果我们把2003年秋季、2007年春季、2009年春季,这几个张大千画价下跌的阶段性低点做一个连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平稳上行的中期均线,从2000年至今,张大千画价就是在这条均线的支撑下,逐步震荡上行的。通过价格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三个阶段性低点的价位分别是4.8488万元/平方尺、8.5696万元/平尺、12.31万元/平尺,这也证明,张大千画价的底线是逐渐抬高的,对均价形成了有力支撑。如果我们将2000年春拍7.944万元/平尺、2003年春拍10.942万元/平方尺、2007年秋拍16.5721万元/平尺,这三个张大千画价上涨的阶段性高点,再做一个连线,我们就会发现一条张大千画价上升的阻力线。通过价格比较,我们发现,张大千画价的阻力位也是在不断上移的,目前的阻力位是17.74万元/平尺。从2000年至今,张大千画价基本上在这个由中期均线和阻力线构成的上升通道中运行,期间虽然由于2004年至2005年书画市场泡沫泛滥,画价短期冲破通道上轨,但很快回落,并在均线位置寻求到有力支撑。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判断,未来几年中,张大千画价还会稳步上行,虽然急速拉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跌破2003年秋季4.8488万元/平方尺的可能性也极小,目前的支撑位是12.31万元/平尺,阻力位是17.74万元/平尺。

张大千画作拍卖成交价前10名(截止日期:2009年4月25日)

序号 类型 名称 成交价(RMB)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1 泼彩花卉 张大千1975年泼彩朱荷屏风 21,433,200 HK苏富比 2002-10-28

2 泼彩山水 张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镜心 16,748,000 HK苏富比 2005-10-24

3 泼彩花卉 张大千1975年作钩金红莲镜心 10,853,813 HK佳士得 2004-10-31

4 泼彩山水 张大千1973年作泼彩山水镜心 9,959,500 HK佳士得 2007-11-26

5 传统山水 张大千幽翠飞泉镜心 9,900,000 中贸圣佳 2004-06-06

6 泼彩人物 张大千1982年作松下高土镜心 9,175,500 HK苏富比 2007-10-06

7 青绿山水 张大千1947年作湖山清夏图镜心 8,800,000 中贸圣佳 2005-07-30

8 泼彩山水 张大千横贯公路镜心 7,552,350 HK苏富比 2008-04-08

9 传统山水 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雅宜山斋图立轴 7,370,000 中国嘉德 2005-05-13

10 青绿山水 张大千1947年作临王蒙夏山高隐图镜心 6,770,675 HK佳士得 2008-05-26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梅兰芳的励志故事(精选8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1

1952年,梅兰芳在武汉大舞台演出《凤还巢》,京剧演员王琴生和徐元珊在前台楼上观摩他的演出。戏词中有一句“何况那朱干岁甚是不端“,每当唱到这时,一向都有叫好,但那天却没有。王琴生和徐元珊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晚上回到旅馆吃夜宵时,王琴生跟梅兰芳提起此事。梅兰芳很认真地问:“什么缘故?“王琴生说:“您往常唱到这句,脸都朝外,今天却冲老旦去了,给观众一个偏脸,声音也传到后面去了,所以观众既听不清您的声音,也看不到您的表情,因而没有掌声。“

梅兰芳认为很有道理,第二天在演出时,纠正了头天的错误,果然赢得了一个满堂彩!

一次,梅兰芳在某地大戏院演出他的拿手好戏《杀惜》,场内喝彩声不断。可是,梅兰芳却在满场赞许声中注意到一个衣着朴素、年近六旬的老先生,一直在摇头,从没赞扬过一声。梅兰芳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来不及卸装,就用包车将老人请到家中,恭恭敬敬地说:“说吾孬者,乃吾师也!先生必有高见,请一定赐教。“这位老先生见梅兰芳如此诚恳谦虚,十分感动,说道:“梅先生饰剧中人阎惜姣上楼与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可你为何却演成八上八下?请问这是哪家传授的?“梅兰芳听了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的疏忽,连声称谢不止。

以后,梅兰芳每到该地演出,一定要请这位老先生到戏院前排就坐,看戏指教。而且对他的批评指正,梅兰芳总是虚心接受,细心揣摩,使自己的演技精益求精,完美无疵。

学艺需要指导,需要帮助,因而需要老师。许多人以为只有那些对自己在艺术上循循善诱和赞扬宣传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师。梅兰芳不是这样,他有一句名言:“说吾孬者,乃吾师也。“表现了他在学艺过程中的态度与宽阔胸襟。

正是梅兰芳先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才使他的表演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好看,也最终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塑造的天仙美女、贵妃宫姬、名门闺秀、巾帼英雄等艺术形象无不形神兼备,被尊称为中国的京剧艺术大师。他还对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不断有创造性的发展,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梅派“。其唱腔嗓音宽、亮、响,音色甜、脆、圆、润、水五色俱全,因而“梅派“风格具有“富丽堂皇“之称。把京剧带入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的代表人物就是他。

愈是有本领的人,愈是懂得谦卑的人!与人相处时,要懂得谦虚,不必自吹自擂,那样只会遭人白眼,使你身边的朋友离你而去。谦卑者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正与提高,这其实是成长的一个捷径!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2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搜索,艺名兰芳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面貌。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他还是让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

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演旦角的。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梅兰芳在长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练习。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就放弃了他。

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您别这么说。”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而旦角在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总以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天赋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唱红了梅兰芳从十岁起就登台演戏了。十四岁那年,他搭喜连成的戏班,正式参加演出。

“喜连成”后来改名叫“富连成”,是我国最有名的京剧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名演员,像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等。梅兰芳和这个戏班一起演戏,又学了不少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经验。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3

上世纪二十年代,京剧《霸王别姬》红遍中国,梅兰芳饰演的虞姬惟妙惟肖,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一次,梅兰芳演出时,有位老者在台下喝起倒彩:“什么名角,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随后,便起身离开了。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问起此事,有人劝解道:“一个老头胡言乱语,您何必在意!”梅兰芳没有多言,而是托人打听到了老者的住处。

这天,梅兰芳来到老者住处,一见面便鞠躬说:“我戏演得不好,特来向您求教。”

老者却一口回绝:“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

梅兰芳又鞠了一躬,说:“晚辈一心想弘扬国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老者还是摇摇头,梅兰芳继续鞠躬恳求,老者这才说:“看你如此有诚意,我就指点一二吧。其实你演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你舞了男人的剑法,这与虞美人的身份不符啊!”梅兰芳听完,当即跪拜,向老人求教。

那之后,梅兰芳跟老者学习了男女不同的舞剑方法,并应用到表演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们都夸梅兰芳谦逊好学,他说:“我知道自己剑术不佳,有人批评指正,当然要虚心学习。”

一个人在风光无限时,也要保持谦虚的品格和冷静的头脑,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4

1953年,豫剧《穆桂英挂帅》来沪演出。得知马金凤会亲自登台表演,梅兰芳喜出望外,一连买了三场戏票。每当马金凤扮演的穆桂英披挂上台时,他就细心揣摩她的一招一式,以及唱腔、身段和表演,甚至连一个表情也不放过。

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梅兰芳走进后台恭贺马金凤演出成功,同时邀请她去家中做客。此消息传遍了整个豫剧团,师兄师妹无不羡慕万分。有人说:“能去大师家真是三生有幸啊!”还有人说:“去了之后一定要虚心求教!”

第二天下午,马金凤登门拜访。一见面,她便深鞠一躬,嘴里说:“还请梅大师多多指教”。梅兰芳忙扶起她,笑着说:“今天可不是我指教您,而是请您指教我的。”马金凤大吃一惊,心想自己不过在豫剧界稍有名气,而眼前的人则是享誉全国的京剧大师。论舞台经验、唱腔,任何一点都堪称戏曲界的标杆,自己怎么敢班门弄斧呢?想到这里,她一边后退,一边摆摆手道:“实在不敢当。”

梅兰芳见状,诚恳地说:“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愿望,将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为京剧。早年间我曾扮演过小穆桂英,但中老年穆桂英还从未尝试过,尤其是她挂帅上阵这个阶段。您演的穆桂英很出色,所以我真心向您请教。”听到这里,马金凤原本惴惴不安的心平静了许多,她不再推让,而是大胆地将自己扮演穆桂英时的心得向梅兰芳一一分享,例如老年妆如何表现,声音、语速怎样把控,服装、道具有什么特点等。

为了塑造好一个角色,梅兰芳撇下身份虚心求教。在他的努力下,京剧《穆桂英挂帅》一经推出便场场爆满,最终成为梅派经典之作。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5

梅兰芳的琴师、86岁高龄的姜凤山做客央视,做了一期关于梅兰芳的专题节目,他对梅兰芳的为人和演技赞赏有加。

其间,他讲述了一件梅兰芳的往事。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那个错误已经成为沿用至今的经典。

那是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说的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在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她、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心中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不成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被他这一戳后直接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就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推了他一下。

所以,动作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演得出神入化,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扭转了过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姜凤山说到这里时,用了一个词:败中取胜。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则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6

新中国成立后,身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京剧团团长的梅兰芳先生,仍像普通演员一样上台演出。一次在北京政协礼堂演《凤还巢》,梅兰芳因一时失神,忘记了一句唱词,便在表演角色偷看时多做了几个动作。场上的'演员与看表演的剧团人员都认为,这是梅兰芳为加强表演人物偷看时的羞涩感,故意把这句唱词省略掉了。

演出结束后,当大家纷纷称赞梅兰芳的改动非常好,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淡淡地笑了笑说:“今天不是我改得好,是我一时失神,把那句唱词给忘了,没有办法才用动作把这个没唱出来的腔遮盖过去。这是一出演了多年的经典剧目,我真是对不起观众,我应该向大家检讨。”梅兰芳的话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心中暗想:“梅先生如果不说,还真没看出来。”

就这事,后来有朋友对梅兰芳说:“你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梅兰芳认真地回答:“对小失误的放纵,就是对自己人格的放纵,最终必酿成大祸。人的失误都是有原因的,小失误往往潜藏着一个人的人格缺陷。比如这件事,我上了台怎么能失神呢?还是本身有问题,说到底,是没把演出放在第一位,没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看清危险,警示未来,才能有长进。”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7

1920年,著名画家齐白石应邀参加一个活动,因为穿着土气,加之不善言辞,结果无人理睬。这让他很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又走不掉。恰在此时,梅兰芳走了进来。

彼时,梅兰芳已是京剧名家,衣着光鲜,捧他的客人极多。但梅兰芳还是在众多宾客里,发现了齐白石。此前他们只是相识,并无深交。但梅兰芳还是很恭敬地走过去,与齐白石寒暄。此举让在座宾客很惊讶,纷纷询问梅兰芳主动招呼的客人是哪位,当得知眼前那位衣着土气之人竟是画家齐白石时,宾客也过来寒暄,这才打破僵局,让齐白石摆脱尴尬。

事后,齐白石很用心地为梅兰芳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后来,梅兰芳想学习画草虫,齐白石欣然收他为徒。

1954年,梅兰芳准备在上海演出,而当时,程砚秋正在上海演出,却因为宣传不到位,票房很惨淡。彼时,梅兰芳与程砚秋是亦师亦友亦对手。如果当时梅兰芳在上海演出,以他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一定会大受欢迎,而本来就票房不佳的程砚秋,想在上海立足就更难了。许多戏迷也期待着两个人唱对台戏,想瞧瞧这两位京剧界顶尖人物,谁胜谁败。

梅兰芳并不知程砚秋票房不佳,到达上海后才知道。他不想看程砚秋的笑话,但是他来上海的消息已经被报纸大肆宣传,而且戏院已经将票售出。就在他为难之时,当时的戏院书记马少波,出面劝说让梅兰芳放弃演出,以免出现“龙争虎斗”的现象。如果放在他人身上,是断不能放弃演出的,那样会被人诟病,但是梅兰芳却以大局为重,很愉快地放弃了在上海的演出,而把机会让给了程砚秋。

后来,梅兰芳的妻子过生日,程砚秋不仅亲自到场祝寿,还送上精致的礼物。

木匠在教徒弟时很少唠叨,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注意,留一道缝隙。”对于木匠来说,做活最讲究的就是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能不能做好手里的木工活,缝隙往往很关键。做人处世和木匠做工是一样的道理,与人相处时,留下一道缝隙,就是给彼此留有余地。

梅兰芳盛名之下,依然谦逊有礼,时时为他人着想,处处宽容与忍让,正是这种为人处世留缝隙的大智慧,才令他事业一路辉煌,且彰显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梅兰芳的励志故事 篇8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酷爱花卉,院子里养了很多花,有雪里红梅、傲霜秋菊、花王牡丹、花相芍药等传统名花,还有牵牛花等柔弱的花。为了让花开得更大更艳丽,梅兰芳专门买了很多书籍,苦心研究,终于换来了百花竞放、芳香馥郁的景象。

随着梅兰芳养花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人也对院子里的名花觊觎起来,时不时会有几盆花莫名地丢失。接二连三地丢过几次花后,梅兰芳便细细观察起来。后来,他在院子的后墙发现了几个脚印,偷花人正是从此处越墙而入。

梅兰芳的朋友知道后提议:“可以把后墙加高,再往墙头撒点碎玻璃,这样就能杜绝丢花的现象了。”梅兰芳听完并没有说话,只是在院子外面转了一圈,然后便吩咐手下去请泥瓦匠并购买石料。

就在朋友忙着参考加几层砖,用多少料时,梅兰芳却带着泥瓦匠走到了后墙外面的土路上。“你要修路?”朋友难以置信地问。“是呀,你看这条路坑坑洼洼,要是人从墙上跳下来很容易崴到脚的。”梅兰芳忧心忡忡地说,“还有这个水坑,积水太深了,很危险,一定要填上。”朋友疑惑地问:“难道你不痛恨那些偷花者吗?”梅兰芳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说实话,看到精心培育的花儿被偷,我也很生气。但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因此而崴了脚,或者掉进水坑,他们也是人,有平安生存的权利呀。”听了梅兰芳的话,朋友低下了头,对他更加敬重起来。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我们也常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而梅兰芳的行为却远远超出了“宽容”的境界,他给予对方的更是一种悲悯的大情怀,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恰似一条清亮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不仅能够净化人的身体,更能净化人的心灵。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