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工笔花卉美术教案小学(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5篇)

百科 编辑:admin 日期:2024-01-27 12:53:07 945人浏览

#教案# 导语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缤纷花布

 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布料的花纹,并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喜欢的花布图案,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材选了一位小女孩穿着花布做的衣服和各式花布让学生来感知花布的艺术魅力。提示还展示了三幅油画棒水彩画,分别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作品,以及一块花布的制作步骤。在讨论角中呈现了五幅运用点、线、面不同组合形式的花布作品,并提示学生底色不同,作品的效果也不同等内容,为学生创作花布提供了素材。最后,教材渗透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对美术基本元素的领悟力,教师在备课时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

 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

 (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

 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

 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2.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美丽的盘子

 教材分析:

 盘子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在考古挖掘出的盘子来看,最早的是以陶盘为主,它制作粗糙,很少有装饰花纹,直到后来,才出现了木盘、铜盘、瓷盘、铁盘、银盘、金盘等,装饰的图案也越来越精美。特别是到了现代,又出现了水晶盘、玻璃盘、塑料盘等,在制作上人们对盘子的工艺追求也越来越高。盘子不但是作为生活用具,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之后,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盘子的种类、形状、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并通过对盘子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制作欲 望和学会对美的追求。盘子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布、塑料等。盘子的形状多以圆形常见,也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盘子的花纹装饰性强,有人物、动物、风景、器物和几何形等,好多盘子具有象征意义。盘子既有装饰作用,可以用精心设计的盘子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还有实用价值。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材料的拓展、盘面花纹的多样、形状式样的变化等,以此来深化美丽盘子的主题,促使盘子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

 本课选了李平凡的《孩子》、明代的《青花枇杷果绶带鸟纹盘》和学生盘子作品的照片,使学生对设计制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另有七件学生作品是运用纸拼贴和泥塑的方法制作的,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同时提供了用盘子装饰房间的,拓展了盘子的装饰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 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

 (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

 (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

 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

 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3.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窗花花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形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体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浓郁的人文精神。

 这一课安排了许多民间窗花实例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图中的窗花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农民生活的,有传统吉祥图案的,也有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

 学生的作业继续采用撕纸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学习建议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撕窗花。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4.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剪拉花

 教材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过剪纸、折纸,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的意图来剪。本课的纸拉花是由剪、撕、拉、贴为主的综合课。用各种纸片分别剪出各种形态的拉花,突出形态的特点。本课的剪拉方法较为简单,难度不大,可以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却很大,是剪拉与玩乐融为一体的学习课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愉悦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剪拉花》。

 (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

 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

 (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

 (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

 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

 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

 (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5.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摹印纹理

 教材分析

 摹印纹理,首先是得认识纹理,认识什么是纹理,才能进一步去创造。所以本课中如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纹理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让本节课的教学更为有效的进行下去。对于很多教学问题,我们常常为了在课堂中出新意,出效果总是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从而导致课中热热闹闹,最根本的问题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似是而非。所以,从简小入手,让学生能更准确的更容易的去接受一种新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二、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2)出示,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

 (3)揭题:《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美术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导学生学会鉴赏艺术,做好美术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艺术素养。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课教案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教案详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2、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掌握欣赏中国画艺术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作品,激发兴趣)

 把已准备好的油画作品和中国画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们对比区分,找出这两幅画面中不同的地方。

 二、通过欣赏比较,了解油画与中国画的特点

 (一)西方油画花卉作品与中国花卉作品的比较。

 1、欣赏西方油画花卉作品。

 (1)意大利卡拉瓦乔《水果篮》。

 (2)北欧丢勒《野兔》。

 2、欣赏中国花卉作品。

 明代徐渭的两幅作品《鱼蟹图》。

 (二)西方油画人物作品与中国人物作品的比较。

 1、欣赏西方油画人物作品。

 (1)十七世纪西班牙宫廷画家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

 (2)意大利卡拉瓦乔《女占卜者》。

 (3)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戴金盔的人》。

 2、欣赏中国人物作品。

 (1)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

 (2)《对话的人》。

 (三)油画与中国画的特点。

 西方油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求真写实,追求真实地表现事物的形貌色彩。

 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真实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

 (一)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追求笔墨韵味与情感思想合二为一。

 1、“以形写神”的重要理论。

 2、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两位关键人物:苏轼和倪瓒。

 (二)中国画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

 1、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2、南宋梁楷《布袋和尚图》。

 3、南宋郑思肖《兰花图》。

 四、总结延伸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教案详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

 1)《殉教者》希腊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

 2)《蜡染》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3)《黑屋顶》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黄宾虹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4)《构成》维克托?瓦萨里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梵?高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法国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

 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作品。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